文/郭怡琳
近日,北京卫健委发布2024年度“首都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优促计划”(下称“优促计划”)成果。自去年5月启动“优促计划”至今,该计划已累计助力46个项目转化,转化金额达4.15亿元。
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张静波表示,截至目前,优促计划已有84家医院、1000余家医疗企业参与,首都转化医学项目储备库已有998项在库项目,成果转化专家库已有9646位在库专家。今年,优促计划征集593个优质项目纳入项目储备库,并完成项目管理系统搭建,实现项目分级分类动态管理,不断提高项目转化成熟度和转化效率。
据悉,北京优促计划是全国首个由卫生健康系统主导、全程孵化培育式的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类项目。对此,张静波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表示,“优促计划以多要素联动模式,构建医学创新转化生态。院长+医生+投资人+企业家成为同学,以同学圈促进不同转化资源融合;分级施策按项目创新转化水平匹配导师及教练团,辅导提升项目转化水平。”
简而言之,以临床问题和需求为导向,通过有组织的研究和有组织的成果转化,解决临床未解决的问题、回应病人未满足的临床需要,以此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机制,塑造有组织的医学科技创新转化生态体系,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。
“在项目雏形确立后,通过与外部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、路演、评审、比赛建立直通机制,如‘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’等;帮助在库不同等级项目链接外部推介资源,充分发挥政府效应,推动项目转化落地。”张静波进一步介绍。据了解,优促项目转化能力持续提升,项目平均分从76.93分上升至84.39分,资金需求从2亿元提升至9亿元,国际领先和国内领先项目总体占比超过80%。
以“优促计划”赋能项目为例,北京大学第一医院“靶向整合素小分子抑制剂”与百洋医药集团完成转化签约,签约额7000万元,标志着“优促计划”链接社会转化资金能力的显著提升。
悦康药业负责人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表示,“悦康药业集团是一家总部在北京的医药集团企业,公司集新药研发、药品生产、流通销售及国际贸易于一体,深耕中药领域已有十余年,积累下了丰富的产品研发转化经验。近来在ESG及全产业链条孵化方面持续发力,优促计划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专项延伸,希望通过有机合作,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服务全民健康。”
对此,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表示,北京将在两轮“优促计划”的基础上,持续发挥临床创新的引领优势,提升“促优”服务深度与精度,充分利用政府牵头作用,链接首都地区产业园区、投资机构、孵化器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转化资源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深度融合,加快在库潜力项目快速落地,并将持续优化管理机制,进一步加强医疗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梯度建设,全方位助力首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。
据悉,“优促计划”自启动以来,得到全市各医院、医药企业、投资机构、产业园区等单位的支持与响应。截至目前,央市属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参与度达到100%,产业企业积极推动与优促计划项目转化合作对接,转化需求对接300+。而“优促计划”作为一项重点工作,纳入市卫生健康委、市人才局等十部门联合制定的《关于进一步提升北京市临床研究水平若干措施》。
见习编辑:姜雨晴